来源:国际金融报
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上半年中国GDP数据,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6%。这个增速也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经济的第三低点。这样的数据无疑显示了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已经进入了“发展换挡期”,站在“十字路口”的中国经济将何去何从,这个问题牵动着众多企业家和财经人士的心。日前,在第三届“上财全球EMBA圆桌财经对话”,来自商学院、财经界、实业界人士便聚集一堂为中国经济把脉。参会嘉宾普遍认为,中国经济增速下滑并不可怕,但改革,尤其是体制改革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时刻。
经济趋向“精神分裂”
每当站在“十字路口”,人们都需要格外谨慎,前方所选择的路可能通向天堂,也可能通向地狱。如今,对于处在经济转型期,并承受着转型期“阵痛”的中国经济更是如此。然而,现今的中国经济为何如此令人们忐忑,著名财经评论员叶檀表示,这是因为当前的中国经济就像一位得了“精神分裂症”的病人。
叶檀所指的中国经济“精神分裂症”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既希望地方政府退出让市场主导,又以既往的政府主导模式发展经济,并认为这个模式是牢不可摧的。“以城镇化为例,所有的大、中、小型城市,所有的无一例外都是政府主导,通过地方的投融资平台在进行新城建设。”而一旦政府撒手市场主导,便又会出现类似“6月钱荒”的问题。
而叶檀所指的第二个“分裂症”的表现形式,便是民资与国资之间的博弈。叶檀以奶粉行业为例,政府为了让奶粉行业正规化发展,于是便有了“国资”中粮出手控股“民资”蒙牛,但在国资的运行机制中却往往缺乏市场所需要的“优胜劣汰”机制,因此只能又让原来的“民资子弟兵”来运行控制奶粉市场。
海通证券副总裁兼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指出,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着企业产能过剩、社会融资规模较大、房地产涨幅过大等问题,而这些对经济层面影响巨大的问题要在今后五年内平稳处理好,是有相当大难度的。
钱荒本质是体制
在刚过去的6月,一场跌宕起伏的银行间市场“钱荒”,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在本次圆桌对话中,专家们纷纷表示,“钱荒”的背后折射出的还是体制问题。
“所谓钱荒就是资金的短缺,也叫流动性短缺。”在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副院长戴国强看来,“钱荒”主要是因为金融机构对流动性的管理的观念上出了问题。“如果把流动性看作是资产的变现率,那对流动性的管理就不会仅仅把现金看作流动性,把其他的就是看作是非流动性。实际上那些变现率高的资产都是流动性,银行可以利用市场及时地变现,那就不至于发生如此严重的资金紧张局面。”
戴国强强调,“正是由于我们的体制问题导致了中小企业发生资金短缺。”他解释称,中国“钱荒”并不是真正的“钱荒”,而是资金的结构不合理、匹配不恰当。
对此,上海市银监局副局长蔡莹也指出,正是因为银行做出很多的期限错配,个别机构做了过度预购,导致了在某一时点上大家的恐慌。而从深层次来看,当前中国的很多产业过剩,银行找不到好的投资方向,但这并不是银行和金融本身能够解决的,所涉及更多的是基础体系,甚至是行政体系。
改革迫在眉睫
无论是从业内专家的口中,还是实体经济的现状可以看出,中国经济形势目前是非常严峻,要从“十字路口”选择一条正确的路径通向发展的“天堂”是一件相当不容易的事情。对于这条路径的名称,众多专家都提到了“改革”。提到改革,我们常常能听到这样一句话:“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要难”。然而,再艰难的改革也必须走下去,因为中国经济已经到了不得不改革的关键时刻。
“从目前来看,我们要从需求经济学转到供给经济学。”戴国强指出,“我们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研发投入和管理效益,如果这两个根本的问题不解决的话,供给经济学就谈不上,建立在供给经济学上的政策措施也是站不住脚的。”
叶檀肯定了当前两大“改革”的方向:一个是电信行业已经允许民资部分进入,民资已经可以在电信行业中做一些边缘产品;另外一个是小贷公司资产证券化的开闸,以及民营银行的提出,但她同时提出小贷公司不能过度宣传收益、风险只字不提,不然一开始就走歪路,民营资金就很难运营下去。
对于市场化的改革,叶檀最后强调,“一开始建立一个非常规范的游戏规则是最重要的。否则市场化的改革到最后会演变成投机者的天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