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服务贸易、培育竞争新优势已成为助推我国外贸转型的新动能。下一步,商务部将深入实施服务贸易振兴工程,落实《2016年促进服务贸易发展工作要点》,促进服务贸易快速发展,提升“中国服务”的国际竞争力。
此前谈及外贸,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货物贸易。然而近年来,随着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其作为外贸增长的新亮点也开始备受关注。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我国服务贸易快速发展,贸易额年均增长14.5%,规模跃居世界第二,软件、技术、文化等新兴服务出口占据半壁江山,成为对外贸易的新亮点和转型升级的新引擎。
2月1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用两年时间在10个省市和5个国家级新区开展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重点对服务贸易八个方面的制度建设进行探索,有序扩大服务业开放准入,也再次证明服务贸易的巨大发展潜力以及在推动外贸转型提升服务业竞争力方面的重要作用。
在“十三五”开局之年,回顾过去一年服务贸易取得的成绩,可谓可圈可点,这也为其在促进外贸转型升级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奠定了基础。
服务出口和进口实现平稳较快增长,增速连续12个月运行在10%以上。去年我国实现服务进出口总额7130亿美元,比2014年增长14.6%。其中,出口2881.9亿美元,同比增长9.2%;进口4248.1亿美元,增长18.6%。增幅均比2014年有所提升。
高附加值服务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服务出口结构继续优化。去年我国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出口270亿美元,同比增长25%,占服务出口总额比重提升1.5个百分点;专业管理和咨询服务出口291亿美元,同比增长13.6%,占比提升0.7个百分点;广告服务、知识产权使用费出口增幅分别达37.1%、64.9%。占比均比2014年有所提升。
国内区域服务贸易发展差距缩小,国内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去年中西部地区服务进出口占比达15%,比“十一五”末(2010年)增加6个百分点。国家重点战略布局区域增势良好,占全国服务进出口总量四成的长江经济带沿线11省市,以及京津冀地区、东北地区服务进出口总额分别比“十一五”末增长77%、65%、133%。
占比不断提升,带动外贸结构升级作用进一步显现。去年服务进出口总额占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为15.4%,较2014年提升2.7个百分点;服务出口占比为11.2%,同比提升0.8个百分点;服务进口占20.5%,提升5.1个百分点。
服务业与服务贸易融合发展,相互促进。国内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提速,带动经济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加快转变,为服务贸易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去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50.5%,比2014年增加2.3个百分点;服务业增速为8.3%,快于工业(规模以上)增加值2.2个百分点。
一系列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商务部作为牵头部门,在加强服务贸易顶层设计、推动服务贸易政策落地、深化国际合作、完善统计工作等方面作了诸多努力。
在顶层设计方面,2015年2月,商务部报请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服务贸易的若干意见》,这是国务院首次对服务贸易发展作出全面部署。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若干意见》,从统筹开放型经济顶层设计、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高度提出要提升服务贸易战略地位。8月,国务院批复建立“国务院服务贸易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商务部启动了服务贸易“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
在政策落实方面,商务部不仅做好服务贸易、服务外包和对外文化贸易等多个国务院文件组织落实工作,加快政策落地,还完善法治化营商环境,起草了《国际服务贸易条例》初稿,加强了对服务出口重点领域的规划引导,编制了《服务出口重点领域指导目录》,制定了《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方案》。
在深化国际合作方面,商务部与印度召开了服务贸易工作组会议,与台湾地区建立了两岸服务贸易统计合作机制,与新加坡在双边合作促进工作组机制下进行了积极沟通。
在完善统计工作方面,启用了最新国际统计标准《国际收支手册(第六版)》开展服务贸易统计,数据的准确性、时效性和细分性均有所提高。
当前,发展服务贸易、培育竞争新优势已经成为助推我国外贸转型的新动能。下一步,商务部将围绕落实多个国务院文件和部际联席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的有关部署,继续深入实施服务贸易振兴工程,积极落实《2016年促进服务贸易发展工作要点》,促进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提升“中国服务”的国际竞争力。